全国服务热线:400-675-6758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 业内资讯

睡觉时间紊乱会破坏基因正常表达的节律


生物钟调控着人体从白天到夜晚、从觉醒到睡眠的每日转变。1月20日,意大利萨里大学的研究者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时机的破坏可能会影响人类的许多基因具有昼夜节律的转录。

      通常换班、飞行时差以及无规律的作息是破坏这种睡眠时机的主要原因,研究者称基因正常节律的破坏可能对身体的生理和健康造成深远的影响。这项研究日前发表在PNAS杂志上。

      为了评估改变这种睡眠-觉醒周期的时机如何影响基因转录的节律,研究者首先破坏受试者原有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从而能在调整之后的睡眠-觉醒周期抽取受试者的血样进行测试。

      实验是在22名受试者中进行的,该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Derk-Jan Dijk及其同事让他们接受一个有28个小时的日时间表,并在受试者觉醒时候给予较低的亮度,每天推迟睡眠-觉醒周期4个小时,直到睡眠出现在白天的中午。研究者开始收集了血样,测量这些受试者的基因表达节律。

      经研究发现,在睡眠时机受干扰期间,包括与转录和翻译有关的、显示出昼夜节律的基因,数量减少到了1/6。然而与大脑时钟有关的褪黑激素节律时间没有受到影响,这揭示出哪些基因可能受到睡眠-觉醒周期的调控,哪些基因可能受到大脑时钟的调控。

      这组作者说,研究结果提示睡眠-觉醒周期能够影响基因转录的昼夜节律,而时间错误的睡眠会影响人类转录组对昼夜节律的组织。

      意大利热那亚技术研究所(Ital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Genova)神经行为遗传学家Valter Tucci尽管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但是他表示,“我认为这是非常新颖和有趣的研究,睡眠时间的变化的确有很大的影响,但通过对基因表达的改变,我们更能够看到其破坏的深刻性了。”


(编辑整理:威斯腾生物)